公司动态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风光储教学实验台

所属栏目:公司动态 点击数量:6324

TW-SNY54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风光储教学实验台(图1)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在新能源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实践</h2><h3>一、新能源产业变革催生教学改革需求</h3>

您只要致电:021-55884001(袁经理)

我们可以解答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 的相关疑问!

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风光储教学实验台 相关产品!

找不到所需产品?请点击 产品导航页

当前产品页面地址:http://www.shfdtw.com/productshow-65-1905-1.html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我校新能源专业教学团队深切感受到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传统以单一能源形式为主的实训设备已难以满足风光储一体化电站运维、智能微电网管理等岗位需求。我们通过引入FDTW-8000型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构建了符合产业前沿的实践教学平台,使课堂与产业现场形成深度对接。

<h3>二、模块化系统构建全景化实训场景</h3>

本系统采用"风-光-储-控"四位一体架构,配备5kW永磁直驱风机和3kW多晶硅光伏阵列,储能单元选用磷酸铁锂电池组并配置双向变流装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具备并网/离网双模式切换功能,这与当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典型特征完全吻合。

在数据采集方面,系统集成32通道监测终端,可实时显示辐照度、风速、蓄电池SOC等28项关键参数。通过DCS监控平台,学生能直观观测到母线电压波动曲线、逆变器效率变化等动态过程,这种可视化设计显著提升了学生对系统耦合关系的理解深度。

<h3>三、阶梯式实训体系培养核心技能</h3>

我们设计了三级能力培养体系:在基础层设置光伏阵列倾角优化、风机偏航控制等12个验证性实验;在提高层开展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离网系统负载匹配等8个综合性项目;在创新层开发微电网经济运行算法、虚拟同步机控制等4个研究性课题。

以典型实训项目"风光互补系统容量配置"为例,学生需要根据历史气象数据,运用HOMER软件进行仿真建模,再通过物理系统验证方案可行性。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使理论计算误差具象化为蓄电池过充告警或负载断电等可观测现象,极大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思维。

<h3>四、产教融合特色赋能人才培养</h3>

系统深度融合SCADA监控系统和能源管理平台,软件界面完全复刻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我们特别开发了故障模拟功能库,包含光伏组串失配、风机桨叶结冰等36种典型故障案例。学生在排障过程中需熟练使用IV曲线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等真实工具,这种训练模式使毕业生上岗适应期缩短约40%。

在2023年省级技能大赛中,我校参赛团队凭借在该系统上的训练成果,在微电网构建赛项中斩获金奖。获奖学生反馈:"系统提供的多能源协调控制经验,让我们在面对实际电站的复杂工况时更具解决问题的底气。"

<h3>五、教学实践带来的深层启示</h3>

经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数据验证"的特色教学模式。系统自带的能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为开展负荷预测、经济调度等大数据分析提供了真实样本库。教师团队已基于该平台开发4门活页式教材,获批2项省级教改课题。

值得关注的是,系统预留的PLC和RTU通信接口,为后续开展数字孪生、虚拟电厂等前沿技术教学提供了扩展空间。这种开放式的架构设计,确保实训平台能持续对接产业技术演进,真正实现"建好一个平台,服务十年发展"的建设目标。

<h3>结语</h3>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不仅是个教学工具,更是连接课堂与产业的桥梁。通过该系统的深度应用,我们正在培养具备系统思维、掌握跨学科技术的新能源复合型人才。未来将继续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改革,让更多学子在真实的能源系统实践中成长为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




热门产品 更多 

联系我们

021-55884001

021-55884002

上海市松江区工业园区

首页

产品中心

微信扫码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