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NY72B风光互补发电测量与控制实训系统
风光互补发电测量与控制实训系统在新能源教学中的实践价值</h2><h3>一、系统构成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h3> 作为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核心实训设备,风光互补发电测量与控制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400W风力发电机、200W光伏组件、模拟光源系统、环境监测传感器等12个功能模块。整套设备通过工业级PLC控制器实现智能调度,配套的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显示发电功率、蓄电池状态、负载能耗等32项关键参数。
您只要致电:021-55884001(袁经理)
我们可以解答 风光互补发电测量与控制实训系统 的相关疑问!
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风光互补发电测量与控制实训系统 风光互补发电测量教学系统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设备 相关产品!
找不到所需产品?请点击 产品导航页
当前产品页面地址:http://www.shfdtw.com/productshow-65-1713-1.html
在职业院校的实训课堂上,学生可以分组完成从设备安装调试到系统联调的完整工作流程。例如通过调整风机偏航角度观察发电效率变化,或利用遮光板模拟多云天气下的光伏输出特性。这种沉浸式操作体验显著区别于传统理论教学,使抽象的新能源原理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曲线。
<h3>二、典型实训项目设计解析</h3> <strong>项目1:离网系统能量管理实训</strong> 学生需要根据预设的负载需求(照明系统+通讯基站),合理配置蓄电池组的容量参数。通过监测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充放电曲线,掌握SOC(荷电状态)控制策略。这个过程中,设备配备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可进行2000次以上的深度循环测试,确保实训数据的可靠性。
<strong>项目2:并网逆变器参数整定</strong>
利用系统配备的2kW并网逆变器模块,设置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参数优化实验。学生通过调整电压采样频率和扰动步长,观察系统对光照强度突变的响应特性。实训数据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可使发电效率提升8%-12%。
<strong>项目3:风光协同控制策略开发</strong>
在混合供电模式下,学生需要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风力与光伏发电的动态配比。例如当风速达到6m/s时自动降低光伏输出占比,这种多能源协同训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系统集成能力。
<h3>三、教学成效与技能培养</h3> 经过3届学生的教学实践验证,使用该系统的班级在技能竞赛中获奖率提升40%。学生普遍反馈三大收获:首先是通过CAN总线通信调试,掌握了工业现场常用的Modbus协议;其次是培养了故障诊断思维,如快速定位MPPT控制器失效的典型症状;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完整的能源系统概念,能准确计算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系统冗余度。
设备配备的虚拟仿真平台延伸了教学维度,学生可在数字孪生系统中模拟台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理论课时利用率从65%提升至82%,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h3>四、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h3> 本系统在设计阶段就吸纳了风电运维企业的建议,特别强化了塔架安全监测、防逆流保护等实用功能。例如在偏航机构中集成振动传感器,可模拟叶片结冰等故障场景。校企合作开发的5个典型工单,涵盖设备巡检、功率预测、能效评估等真实工作任务。
在2023年省级教师能力大赛中,我校教学团队凭借基于该系统的《新能源系统故障诊断》课程设计获得一等奖。参赛作品创新性地将SCADA监控数据接入校园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了实训设备与真实建筑能耗的联动分析。
<h3>结语</h3> 风光互补发电测量与控制实训系统不仅是一套教学设备,更是连接课堂与产业的桥梁。其模块化架构支持持续升级,例如近期新增的氢能储能接口,为探索"风光氢储"新型微电网提供了实验平台。这种紧跟技术发展的特性,使我们的新能源专业建设始终保持着行业前瞻性。期待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培养出更多具备系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 上一篇: 楼宇新能源实训装置 光伏发电系统
- 下一篇: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风光储教学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