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GY313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探索化工奥秘:TW-GY313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在烧杯与反应釜之间,藏着化工生产的核心奥秘
同学们,作为职业院校的化工专业教师,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我们实验室内一位重要的"伙伴"—TW-GY313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这台装置不仅是我们理解反应器原理的桥梁,更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的重要工具。
装置简介:什么是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装置
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是化工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实验设备,它主要用于研究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揭示返混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
所谓"返混",是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之间的混合,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反应效率与产品收率。
我们使用的TW-GY313装置采用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通过电导仪实时检测记录各反应器出口示踪剂的浓度,最终通过软件处理得到各项参数。
这套装置通常由有机玻璃反应釜、转子流量计、水箱、水泵、搅拌电机、数显电导率仪、中央处理器和触摸屏等组成,整合在一个高品质铝合金型材框架内,移动方便,操作简单。
教学功能:我们从中学到什么
在多釜串联实验中,我们能够实现多个教学目标:
了解停留时间测定原理:通过直观的数据和曲线,同学们可以深入理解物料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的测定原理,加深对返混概念的理解。
掌握停留时间分布测定方法:学会如何测定某一反应器中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并进行相关计算。
对比不同反应器性能:通过对比单釜、三釜串联等不同配置下的实验结果,理解反应器结构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培养工程化思维:装置配套的工程化标识,包含设备位号、管路流向箭头及标识等,让学生学会工程化管路标识认知,培养工程化理念。
技术参数:揭开装置的神秘面纱
TW-GY313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反应釜容积:1.0L釜3个,3.0L釜1个,全部由有机玻璃制成,便于观察内部流动情况
流量范围:水流量40L/h,通过玻璃转子流量计计量
搅拌系统:交流可调速电机,转速90-600r/min,无级变速调节
检测系统:数字电导仪,测量范围0-2000μS/cm,自动温度补偿
控制系统:一体机平板触摸电脑,中央处理器执行速度0.64μs
外形尺寸:1800×550×1800mm(长×宽×高),可移动式设计
实验原理:返混与反应器设计
在理想反应器中,连续管式反应器不存在返混,而连续釜式反应器的返混程度达到最大化。但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反应器处于这两者之间。
多釜串联模型正是处理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将反应器沿轴向分为N个等容全混釜串联,来模拟实际反应器的返混程度。
模型参数N代表了反应器的返混程度,N越大,返混程度越小。当N趋于无穷大时,多釜串联模型趋于平推流反应器;当N=1时,即为全混流反应器。
通过测定不同配置下的停留时间分布,我们可以计算方差和模型参数N,进而量化评价反应器的性能。
实验操作:我们如何完成实验
在进行多釜串联返混实验时,我们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准备工作:检查装置,确保水箱水位适当,管路连接正确,电路接线安全。
系统调节:启动水泵,调节转子流量计,使流量稳定在40L/h左右。
数据采集:通过电导仪检测各反应釜出口处示踪剂浓度变化,并由系统自动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软件会自动计算平均停留时间、方差及模型参数N,并绘制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结果分析: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理解返混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教学应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釜串联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具体来说:
抽象概念具体化:停留时间分布、返混等抽象概念通过实验变得直观可见。
工程思维培养: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评价反应器性能,为将来从事化工设计、生产打下基础。
解决问题能力:实验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示踪剂混合不均、数据波动等,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宝贵的学习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对多釜串联实验进行了改进,加入了一个并行的大釜对照反应器,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系统流动特性,理解多釜串联模拟理想反应器的实际意义。
结语
TW-GY313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是我们化工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架起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桥梁。
通过这个装置,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更重要的是开始形成工程化的思维方式,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实验课上,能够充分利用这套装置,动手实践,深入思考,真正掌握化工反应器设计与分析的核心技能。
您只要致电:021-55884001(袁经理)
我们可以解答 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的相关疑问!
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相关产品!
找不到所需产品?请点击 产品导航页
当前产品页面地址:http://www.shfdtw.com/productshow-121-2190-1.html
- 上一篇: 计算机控制多釜串联返混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 下一篇: 数字型内循环无梯度反应装置